赵荣光

中国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赵荣光,亚洲食学论坛主席,浙江工商大学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所长、二级教授,中国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从事中国饮食史与食学研究及教学工作四十年,是中国大陆饮食文化与食学研究的开拓人。学术论文300余篇,学术专著18部,主编中国饮食文化专题史、区域史丛书约50部;主讲的“中华饮食文化”课为教育部首批精品视频课,编写的教科书被数百所院校使用。学界称其理论、方法与成果为“赵氏理论”。[1][2][3]自1968年始执教,刻意理论、方法、艺术。创作古体诗15000首,已出版古体诗集10部。法书自成风格。[4][5]

个人简介

赵荣光(1948-),男,浙江工商大学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同时任亚洲食学论坛主席、中国食文化研究会(国家一级)副会长。自1968年执教,1980年代开始从事中国饮食史与食学研究与教学工作,是中国大陆饮食文化与食学研究的开拓人,学界称其理论、方法与成果为“赵氏理论”,在学界有“食学泰斗”、“亚洲食文化研究三大家”、“中国饮食文化对外代言人”之称。1999年,作为第一位“引进人才”的教授,赵荣光调入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由他主讲的“中华饮食文化”课为教育部首批精品视频课,他的教育理念、理论、方法研究与实践,演讲艺术追求,师德、师范的刻意修为,均成独到。入选民间评师网全国高校著名教授100人名录。其编写的教科书长期以来被数百所院校使用。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教学与研究,侧重中国饮食史与饮食文化,研究工作已近四十年。开授课程: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饮食史、中国饮食文化典籍、中国饮食民俗学、民俗学、旅游文化等。作为食主题博物馆的首席设计师,已由其担纲设计了中国箸文化博物馆、中国酱文化博物馆中国杭帮菜博物馆。另有古体诗创作和书法自成风格。
赵荣光创办并担任主席的亚洲食学论坛(Asian Food Study Conference)是亚洲范围内最高水平的食物历史研究与饮食文化推广的公益性学术论坛。论坛实行年会制,在世界知名文化城市轮值举办。历年已成功举办“留住祖先餐桌的记忆:2011杭州·亚洲食学论坛”、“调和文化、科技、产业:2012曼谷·亚洲食学论坛”、“健康与文明:2013绍兴·亚洲食学论坛”、“丝绸之路饮食文明:2014西安·亚洲食学论坛”,“夫礼之初始诸饮食:2015曲阜·亚洲食学论坛”   ,“饮食文化的交流——过去、现在与将来:2016京都·亚洲食学论坛”。2017年11月的论坛将在韩国首尔举办,正在筹备中。历届会议汇集了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日本韩国印度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以及美国法国英国瑞士荷兰丹麦等近四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两百多位知名学者,已出版四卷学术论文集,得到了海内外相关研究所、实验室和知名餐饮企业的广泛关注和强力支持,极大地推动了食学研究的发展。该论坛发布了一系列彰显普世价值与时代文明的饮食理念,诸如“食品安全是21世纪人权保障的底线”;“三拒——拒烹、拒食、拒售野生动物”;“健康饮食与文明进餐”;“文化有根,文明无界”;“礼之用,和为贵:21世纪的人类餐桌文明”;“餐桌文明,谦敬斯文:当代中国人进食礼仪修为倡议”等,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与认同,在中国餐饮业界取得逐步实践与推进。
雪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