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政镇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下辖镇
掌政镇地处黄河沿岸,历史悠久、生态秀丽、民风纯朴,有着得天独厚的交通脉络和生态资源。2010年,掌政镇被确定为自治区重点建设的12个沿黄特色小城镇之一,并先后荣获国家生态乡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镇、国家科技示范镇,宁夏民间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常住人口45913人(2020年)。[1]

历史沿革

据史学家考证,在十六国时期赫连勃勃于公元407-431年建立大夏国,并于413年(东晋安帝义熙九年)曾在此建丽子园,实为大夏国的王家园林(见《元和郡县志》卷四:“怀远县……本名饮汗城,赫连勃勃以此为丽子园”)。丽子园是当时大夏国的风景游乐场所和驻兵、屯粮重镇。由此可见,此地是宁夏最早的旅游景点。到了南北朝时期,这里的民户增多,于是于北魏孝昌二年(526年),在此置怀远县,此为银川建城之始。经过约半个世纪到北周建德三年(574年),此地更加繁荣,又有移民两万户到此定居,故置怀远郡,隶属灵州,辖今银川市永宁县贺兰县青铜峡市石嘴山市部分地区。郡治仍设在怀远县
隋统一中国后,于隋开皇三年(583年)撤销怀远郡,保留怀远县仍隶属灵州。隋大业三年(607年)设置灵州郡,怀远县隶属灵州郡。唐朝初期延续隋代建置。唐高宗仪凤二年(677年)黄河泛滥,怀远县城被淹毁。翌年,在城西即今银川市老城筑怀远新城。作为银川市前身的怀远县旧城在掌政镇存留了150余年。如果从饮汗城算起,旧怀远县城在掌政镇洼路村一带存在了约有300多年的历史。然而,此后掌政的历史似乎停住了脚步。又过了3个多世纪到了北宋宝元年间,党项族拓拔氏兴起,经过三代首领的苦心经营,李元昊于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建立西夏国,建都在怀远新城(1020年李元昊之父李德明已将怀远县升为兴州)名为兴庆府。由于西夏统治者笃信佛教,在大搞兴庆府的宫廷建设时,李元昊在今掌政镇镇河村附近建立了一座皇家寺院——高台寺。这座寺院影响深远,高台寺名保留至今。
斗转星移,历史已进入大明王朝。明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宁夏先设七卫:宁夏卫、左屯卫、右屯卫、中屯卫、前卫、中卫、后卫。其中左屯卫辖14堡,掌政为14堡之一,隶属陕西都司。掌政时称“张政”(也称张镇),乃明代屯兵堡寨。“张政”有可能是当时堡寨首领或寨主的名字。此地始有此名。后明嘉靖年间改七卫为五卫(宁夏卫、左屯卫、右屯卫、中屯卫、前卫),张政堡仍旧隶属左屯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