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绥棱县-抖音百科
绥[suí]棱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绥化市下辖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小兴安岭南端西麓,绥化市东北部。[3]东临伊春市,东南与庆安县接壤,南部和西南连接北林区,西部和西北与北安市、海伦市相连,东北及北部与北安市和逊克县相邻。[5]境域面积4312平方千米。[3]截至2022年末,常住人口204147人[6]。有汉族、朝族、满族、回族等12个民族。[8]绥棱县下辖4个街道,6个镇,5个乡[3],政府驻地绥棱县园林大街51号[9]。 绥棱县处于小兴安岭山脉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11]地势总体为呈西南东北走向,东北高,西南低。[3],境内地貌分为侵蚀山地、侵蚀堆积台地、堆积河谷平原三种类型。[12]境内有大小河流30余条。主流为努敏河、双岔河、克音河、泥尔基根河。[13]属北温带温凉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14]先秦时期,绥棱县属秽貊[mò]。秦汉、三国时期,属夫余。[15]唐朝时属河北道黑水都督府。[16]清光绪四年(1878年)称"上集厂"。[17]中华民国4年(1915年)4月,改设绥楞[léng]设治局。[17]中华民国10年(1921年)6月,中华民国政府颁发县印,将“楞”字铸为“棱”字,改为绥棱县,治上集厂。[17][18]1937年,伪满洲政府将“棱”改为“稜[léng]”字,绥稜县名沿用多年。[18]2000年绥化地区行政公署更名为绥化市,绥棱县隶属绥化市管辖。[19] 绥棱县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其中以水稻、玉米和大豆为主要农作物。第二产业以农副产品加工业、木材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主导产业。第三产业以住宿餐饮和零售业为主导产业。[6]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135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67437万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1487万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02432万元。三次产业结构为61.1:5.2:33.7。[6]绥棱县公路网络覆盖境内全部乡(镇)村屯[20],有一座火车站,三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3]基本形成了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客货运营于一体,各项配套设施齐全的公路交通体系。[20] 绥棱县历史悠久,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自山东等地迁入本境20余户农民拓荒事农,形成自然屯落[3],绥棱县是国家二类革命老区,曾是北满临时省委所在地,抗联英雄赵尚志、于天放、金策、陈雷等都曾在此战斗过。[3]还是全国文化先进县,截止2020年8月23日,绥棱县有4个省级文物保护 单位,2020年7月绥棱县被评为国家级《东北抗日联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县》。[21]境内有白马石、大仙堂、郭炮营子等遗址遗迹[22],截止2021年,绥棱县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省级非遗项目6项、市级非遗项目5项。[23]有绥棱黑陶制作技艺、二人转、农民画等众多非遗项目。[3]截至2022年,绥棱县有国家A级景区1处,AA级景区3处,AAA级景区1处,AAAA级景区1处。[24]有金斗湾旅游区、白马石、东北湖公园、植物观赏园等众多景区。[3]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国家园林县城。[3] 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