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福祥

北洋将军府祥武将军
1
2
马福祥(1876年2月4日——1932年8月19日),字云亭,回族甘肃省兰州府河州城(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韩集镇)人。“西北三马”中“宁马”的奠基人。[1][4]
马福祥出身传统穆斯林世家,1881年入清真寺诵习《古兰经》,1883年入私塾读书,1891年随兄长马福禄学习骑射。[5][2][6]1895年,河湟事变爆发,马福祥与兄长福禄招募“安宁军”,前往镇压。[7]1898年,为扑灭维新运动,马福禄兄弟所部简练军随董福祥甘军东调,驻扎蓟州[8]1900年6月10日,马福祥兄弟奉命前往黄村(今北京大兴县)抵抗八国联军。京城陷落之前,马福祥奉命率简练军为两宫扈驾。[9]不久,陕甘总督松蕃委任其为靖远协副将。[10]1904年,马福祥又补庄浪镇协,升允任陕甘总督后,邀请马福祥出任兰州中协协台武职,统辖五营[11]1906年,马福祥任西宁镇总兵,出面调解十三世班禅与塔尔寺主持阿嘉图克图之间冲突。[9]庚子事变后,清政府设立西宁矿务局,1907年,马福祥任西宁矿务局总办。[12]1910年8月19日,马福祥父亲马千龄归真,马福祥回籍理丧。[13]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后,陕西革命军政府建立,马福祥任昭武军统领。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马福祥等30余人主张承认共和。8月,马福祥率昭武军步骑13营就任宁夏镇总兵。[14]因受到袁世凯的器重,马福祥改任宁夏护军使兼宁夏将军。[15]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马福祥通电拥直,驱逐张广健。1920年,马福祥调为绥远都统,马鸿宾为宁夏镇守使[16]1926年,段祺瑞任命马福祥为“航空督办”。1929年5月,马福祥之子马鸿逵叛冯投蒋,更进一步得到蒋的信任,9月任命马福祥为蒙藏委员会副委员长,11月,又任命马福祥为青岛市市长。[17]1930年3月,马福祥调任安徽省主席,[17]9月改任蒙藏委员会委员长。[17]雷马事变”平息后,马福祥心力绞[cuì],向蒋介石辞去蒙藏委员会委员长职务。[18]次年心脏病复发,病逝于北平,终年57岁,葬于北平三里河回民公墓。[19]
马福祥是清朝北洋政府蒋介石政权三朝官员,历任宁夏护军使、绥远都统,青岛特别市市长、安徽省主席、蒙藏委员会委员长等职,为中华民国时期西北马家军领袖,“西北三马”中“宁马”的奠基人。[1][4]马福祥积极主张“塞防”,以确保边陲的稳定、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4]并凭借他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兴办回民教育,客观上为回民教育的兴起起了积极作用。[20]

人物生平

家世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