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区

台湾省台中市和平区
和平区(赛考利克泰雅语:Pasing;台湾客家语大埔腔:foˇ pinˇ ki+,四县腔:foˇ pinˇ kiˊ;台湾话:Hô-pîng-khu),前身为“和平乡”,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台中市东部,为台中市唯一的直辖市山地原住民区。辖区面积1037.8192平方公里,根据2013年数据,人口10,568人人,是台中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少、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区,也是全台湾面积最大且唯一一个逾1,000平方公里的市辖区,在全台湾所有乡镇市区中,面积高居全台第四。区内居民以台湾原住民族泰雅族为主。和平区属于直辖市山地原住民区,为具有公法人地位的地方自治团体,享有与乡镇市相当的地方自治权限,和平区公所为和平区自治事项之行政机关,并非台中市政府的派出机关,和平区民代表会则为和平区自治事项之立法机关。特产有椪柑、高接梨、甜柿;和平区东部则盛产苹果、梨、水蜜桃、高山茶叶、高冷蔬菜、蜂蜜等,为台湾地区高冷蔬菜的主要提供地。

历史沿革

日据时期属台中州东势郡蕃地,相关业务都有当时的警察综理。泰雅族双崎社引发了摩天岭之役后,把全区编为三个外警区(埋伏坪、久良栖及佳阳),及十九个派出所、十个社,强制少数民族集体移住,以利控制。1945年中华民国政府光复日本台湾总督府领土之后,改设为台中县东势区和平乡。辖内南势、天轮、博爱、自由、达观、中坑、梨山、平等八村。1949年3月,与玉山区信义乡及能高区仁爱乡合并辖区增设为中峰区,改为台中县中峰区和平乡;隔年县行政区域调整以及废区署,遂改为台中县和平乡。1973年和平乡之梨山、平等村独立为梨山建设管理局(省辖),1980年12月2日再回归和平乡管辖。2010年12月25日因为台中县市合并升格,改制为台中市和平区。2014年12月25日,配合《地方制度法》修正,赋予直辖市山地少数民族区地方自治权,和平区再次改制为具有公法人地位的地方自治团体,成为台中市辖域内唯一一个由区民选举区长与区民代表的市辖区

地理环境

和平区位于台中市最东端,北侧由西至东分别与台湾省的苗栗县卓兰镇泰安乡新竹县尖石乡、宜兰县大同乡相邻,东边及南边分别与台湾省的花莲县秀林乡南投县仁爱乡国姓乡相邻,西邻新社区东势区。区内地形以雪山山脉中央山脉分布为主,2000-3000米以上的山地密布,边境上有许多3000米以上的山峰。境内众多大小河流所生成曲流、冲积扇、河阶、通谷、瀑布等地形景观。位于大甲溪中上游,西北部自由里与达观里则位于大安溪中、上游河谷。气候上,西半部属温带气候,东部为高地气候,气温呈现东高西低的情况。温泉资源丰富,包括大甲溪谷关温泉、里冷温泉、马陵温泉。思源垭口位于兰阳溪谷与大甲溪谷的分界点,为兰阳溪及大甲溪之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