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秉成-抖音百科
沈秉成(1823年-1895年),原名秉辉,字仲复,号听蕉,自号耦园主人,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官员、藏书家。光绪十六年(1890)创办南京水师学堂、经古书院等教育机构,辑有《鲽砚庐金石款识》《鲽砚庐书画录》等,著有《蚕桑辑要》。[1][2][3] 人物生平
沈秉成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乡试中举,咸丰六年(1856年),登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咸丰十年,担任会试同考官。咸丰十一年,改山西乡试副考官。同治元年,任翰林院侍讲。次年改翰林院侍读。此后升任国史馆协修、功臣馆纂修、日讲起居注官、咸安宫总裁、武英殿总纂、文渊阁校理、穆宗毅皇帝实录馆纂修。同治三年,改任云南迤东道。同治八年,任江苏常镇通海道。同治十年,任苏松太道。同治十三年,任河南按察使。同治 十三年,任四川按察使、湖南按察使。后一度归隐苏州,购入涉园,延请画家顾纭在此基础上拓展开辟,筑成耦园。光绪十年,任顺天府府尹。光绪十二年,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刑部左侍郎。光绪十三年,任广西巡抚。光绪十五年,任安徽巡抚。光绪十七年,兼署两江总督。光绪二十一年,任安徽阅兵大臣。[2] 生平履历
沈仲复中丞名秉成,归安人。咸丰六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由日讲起居注官出为苏松太兵备道。道治在上海,番贾交错之区,五方辐辏[còu],号称难治。中丞为政数年,华夷晏然,民情翕[xī]服。以课最,迁河南四川廉使,引疾居吴下。光绪甲申,徵拜京兆尹,旋擢[zhuó]内阁学士,巡抚广西,复迁安徽。中丞与人无忤[wǔ],与世无竞,似得老子之道。然官侍从时褰[qiān]谔建言,凡上封事三十余通,请减吾湖岁赋,及为殉难世民请,皆奉谕旨施行,尤彰彰在人耳目。今乃专制一方,宏其建树,其德业正未可量也。夫人严氏,名咏华,工诗画,琴瑟甚笃。中丞为筑耦园。又曾得石,剖之有鱼形,制砚二,名之曰鲽砚。署其居为鲽砚庐。余需次苏台,先后为作印十余纽,中丞咸称善。其奖借寒 尤足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