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尔拉特·多隆阿

清朝著名军事将领
呼尔拉特·多隆阿(1817年12月20日—1864年5月18日),[4][3]字礼堂,蒙古族(又有达斡尔族、满族之说),祖籍齐齐哈尔,隶属满洲正白旗。[1][3][6]清朝晚期军事将领,与同是清军将领的鲍超有“北多南超,多龙鲍虎”之誉。[2][7]
多隆阿出身武将之家,自幼练就一身骑射本领,咸丰元年(1851年)入清军,被选入前锋营,次年升补骁骑校。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北伐清廷,多隆阿随内阁学士胜保镇压太平军,后归入蒙古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麾下,随其在冯官屯等地击败太平军,因功被擢升为协领。咸丰五年(1855年)起,多隆阿受命南援湖北,与江宁将军都兴阿长江南北地区镇压太平军,几年内攻破了被太平军占领的黄州新洲广济、武昌、小池口黄梅等地区。[1]咸丰八年(1858年),多隆阿率部攻破了宿松,收复九江,后与鲍超一同攻打石牌赢得胜利,声威大震,并在都兴阿因病去职后受命统领所属部队。[1]咸丰九年(1859年),多隆阿被任命为福建副都统,次年攻克太湖,打败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立下首功,加封为头品顶戴[1][2]
咸丰十一年(1861年),多隆阿在安庆、庐州多次击败太平军陈玉成部,使得太平军在皖北的根据地丧失殆尽,因功相继被加封为都统、荆州将军,封骑都尉世职。同治元年(1862年),多隆阿被任命督办陕西军务,率部西征,在商南击败陈得才部太平军;[8]同治二年(1863年),多隆阿受命督军镇压回民起事,平定关辅地区,出任西安将军一职;之后多隆阿转战陕南,进攻驻扎在盩厔四川起义军,双方交战时多隆阿头部受伤。[9]同年四月十三日(1864年5月18日),多隆阿因伤势过重在军中去世。[3]后被朝廷追赠为一等轻车都尉世职,赠予太子太保的头衔,谥号为忠勇。不久,江宁收复,多隆阿被加赠云骑尉,并为一等男爵。[10][1]
多隆阿率军征战豫、晋、直、鲁、鄂、赣、皖、陕八省,与太平军捻军、回民起义军和李、蓝起义军作战,历经上百场战役,结果胜多败少。他作战讲究谋略兵法,审时度势,多次出奇制胜。[11][12]清末湘军首领胡林翼称多隆阿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武将,赞其“朴诚忠勇,智略冠军,为众所悦服。”[5]清代官员陈康祺在《郎潜纪闻》中称:“(多隆阿)骁果任战,叠树大勋,与兵事相始终,尤以忠勇公多隆阿为八旗劲旅中功第一。顾世犹谓公突将耳,乃其料敌审机,出奇不测,虽韩淮阴魏武帝不复过之。”[b][11]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