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昙首

南朝宋时期的左光禄大夫
王昙首(394年-430年),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1]东晋丞相王导曾孙,中领军王洽之孙,司徒王珣幼子,太保王弘之弟,南朝宋重要官员、文学家。[2][3]年轻时有学问和品德,被授予著作郎,不去就任。[4][5]兄弟分割财物,昙首只拿图书而已。[6][7]被征召为琅邪王大司马的属员,跟从大司马修复洛阳园陵。[8][9]

人物生平

王昙首(394~430),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丞相王导曾孙,东亭侯王珣幼子。王昙首兄长是南朝宋太保王弘,自己亦是南朝宋重要官员。生于晋孝武帝太元十九年,卒于宋文帝元嘉七年,年三十七岁。幼有素尚。
王昙首初任琅邪王司马德文的大司马属,并于义熙十二年(416年)随司马德文北伐后秦,修复在洛阳的晋帝园陵。次年(417年),刘裕彭城水军攻秦,留刘义隆于彭城任徐州刺史,以王昙首为府功曹。义熙十四年(418年),刘义隆调任荆州刺史,王昙首改为担任其长史,其时刘裕更向刘义隆说:“王昙首,沈毅有器度,宰相才也。汝每事咨之。”称许王昙首并且要刘义隆倚仗他。
景平二年(424年),徐羡之傅亮先后废杀庐陵王刘义真宋少帝刘义符,又奉迎刘义隆为帝。刘义隆怀疑徐羡之等人,不敢南下,王昙首就与到彦之王华力劝刘义隆接受,后更率荆州州府文武严兵自卫,建康派来的官员都未能接近,而中兵参军朱容子更一直在船舱外持刀守护,最终刘义隆成功登位,即宋文帝。宋文帝继位后,以王昙首为侍中,领骁骑将军。后迁太子詹事、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