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

中国历史朝代
1
3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中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中原王朝。宋朝分为北宋(960年-1127年)、南宋(1127年-1279年)两个阶段,北宋、南宋各历9帝,历时319年。[1]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时任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代后周称帝,国号宋,定都开封(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赵匡[yìn]史称宋太祖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秉承“先南后北”的策略,扫平各地割据势力,同时推行“防弊之政”,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宋初曾两度进攻辽国,但均失败。[5]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宋辽两国签订“澶渊之盟”,宋辽两国此后维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2]仁宗英宗时期,“防弊之政”的问题逐渐显现,出现了积贫积弱的现象,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等大臣进行改革,史称“庆历新政”,但因保守派阻挠而失败。同时西夏也在仁宗朝时期建立,自此西夏同宋朝或战或和,持续近百年。神宗在位期间(1067-1085)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但神宗死后新法即废,此后哲宗徽宗时期,新法成为了党争的工具。徽宗在位时期,统治黑暗,爆发了方腊起义宋江起义,此时北方的金国逐渐兴起并灭掉了辽国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攻入开封,掳掠[]赵桓两位皇帝以及宗室大臣等,史称“靖康之难”,北宋灭亡。[6]同年,康王赵构称帝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后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高宗即位后,金军仍南下入侵,河南陕西等地被金国占领。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年),南宋与金朝议和,向金国称臣,两国以淮河-大散关为界。[7]南宋前三位皇帝均行内禅,宋高宗在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禅位于宋孝宗,孝宗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文化繁荣,被称为“乾淳之治”。宋孝宗于淳熙十六年(1189年)禅位给宋光宗后,绍熙五年(1194年),宋光宗被迫禅位给儿子赵扩,史称宋宁宗孝宗宁宗时期两次北伐金国,但都失败。其后韩侂胄史弥远贾似道先后掌权,国力日渐衰弱。于时蒙古崛起,联合南宋夹攻金国,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宋蒙联军攻克蔡州,金国灭亡。次年,宋蒙战争爆发。蒙古军队先后占领四川长江中游地区。恭帝[yòu]二年(1276年),蒙元军攻陷临安少帝祥兴二年(1279)年,经崖山海战一役,南宋被元所灭。[1][8][9]
宋朝疆域变化较大,北宋政和年间国土面积约为264万km²,南宋绍兴年间约为176万km²。[4]北宋人口超过1亿,南宋人口在6000-7000万。[3]在政治上,宋朝崇文抑武,同时削弱相权,加强中央集权;[10]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迅速发展,带动了人口的迅速增长。宋朝在文化方面空前繁荣,儒学复兴,并形成了理学[8];文学上呈多元化趋势,诗、词、散文等皆有发展,同时市民文学兴起;[11]史学方面则是重视当代史的修撰、私人修史盛行,金石学得到极大发展,学者陈寅恪评价,中国史学莫盛于宋。[12]宋朝是中华民族发展融合的关键时期,不同民族政权之间频繁交融,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宋朝科技发展迅速,如火药、印刷术等,还出现了广泛记录科技成就的《梦溪笔谈[13],宋代社会也更加繁荣,娱乐、生活、习俗等都有了新的发展。[8][14]当代学者邓广铭评价: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15]

国号

赵匡胤在即位前为宋州(今河南商丘)归德军节度使,故国号宋,赵匡胤即宋太祖。为了与前朝区分开来,出于皇室姓氏为赵的原因,这个朝代也被称为“赵宋”。又因宋初仍受五德终始说影响,宋朝承后周木德属火德,故又有人称之为“火宋”、“炎宋”。宋朝也被尊称为“大宋”。同时期的辽、金称呼宋朝为“南朝”,西夏称呼宋为“东朝”。[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