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散关-抖音百科
大散关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称散关。中国关中四关之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南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清姜河岸,因大散岭而得名,自古为“川陕咽喉”,是兵家必争之地。[1][2][3] 大散关与武关、函谷关、萧关并称关中四关[4]。大散关设于战国末期[a],据史料记载,大散关曾发 生战役70余次。楚汉相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从这里经过;三国时期,曹操攻张鲁亦经过此地;《三国志》记载的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也是在这里。而在南宋时期,大散关更是作为南宋与金国的边界,金兀术曾率十万大军攻打大散关,南宋大将吴玠、吴璘仅以2000精兵大败十万金军。明朝末年,大散关被弃用。解放战争时期,为了进军大西北,西北野战军曾与盘踞大散关的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2][5][6] 大散关主要景点有营寨山门、二层敌楼、老子庙、烽火台、斯飞阁、大宋食府、散关博物馆等。[7]大散关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宝鸡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 名称由来
关于大散关的得名,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因人得名,这人便是西周开国功臣散宜生。此人因救出西伯姬昌有功,西周建立后被分封到如今大散关一带建立散国,从而这里的关隘自然是散国关隘,简称散关。二是因形得名。大散关横跨秦岭南北,从最北端至南端,逶迤80余里,分散着不同时期建立的关口多处,其跨度之大、分布之散为中国之最,故名“大散关”。[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