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壁之战

公元402年北魏击败后秦的战役
柴壁之战是一场中国十六国时代战役,战事发生于402年,源于后秦主动进攻北魏,北魏军队进行反击并围困后秦军于柴壁。战事最终以北魏获胜,尽俘柴壁秦军告终。

背景

后秦皇帝姚兴在394年即位后不久即消灭前秦残余势力,又在399年攻下东晋所领的洛阳,次年又击败乞伏干归,更逼令其归降后秦。401年,后秦围攻后凉,凉王吕隆被逼请降,而其时西凉李皓、南凉秃发利鹿孤北凉沮渠蒙逊都向后秦朝贡,后秦国力大盛,威服关中及秦陇。北魏于395年在参合陂之战中大败后燕,次年后燕帝慕容垂去世后更加主动侵燕,直至398年已全占后燕河北土地,后燕只得退守辽东,北魏遂入主中原。两国于是在北方鼎立。
北魏曾经派北部大人贺狄干带着一千匹马向后秦请婚,不过姚兴以魏帝拓跋圭已经立了慕容皇后为由拒绝,并留下贺狄干[1]。北魏材官将军和突就于402年攻黜弗、素古延两个臣属于后秦的部落,加深了两个之间的嫌隙。
另后秦高平公没弈干于392年收留与北魏敌对的铁弗部首领刘卫辰刘勃勃。402年,北魏常山王拓跋遵进攻没弈干所在的高平,没弈干被逼带着刘勃勃出奔秦州,而在高平留下的牲口、积[]及人口都遭北魏劫夺。另魏平阳太守[èr]尘又于此时进攻河东,震动秦都长安,关中诸城连白昼也要紧闭城门。姚兴知道后使挑选精锐,训练士兵,并在城西阅兵,不顾群臣反对,锐意进攻北魏;而拓跋圭见两国关系紧张,亦大举阅兵,命令并州诸郡将谷物都统一放在干壁城中以准备防御后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