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型放线菌
放线菌科放线菌属原核生物界
创建同名条目
条目
历史版本
编辑
放射状菌丝外附
沉积物
呈棒状。革兰氏阳性,不能运动,不抗酸。菌落污白色,只略附着在培养基上。微菌落圆形,通常颗粒状,光滑,边缘整齐,质度柔软。有带丝状菌落的粗糙菌株。大菌落圆形,直径达1毫米,凸面,表面颗粒状或光滑,边缘整齐,
黄油
状,无气丝。基丝直径小于1微米,迅速分裂成X、V形和Y形,类似
白喉杆菌
的
细胞
。半固体培养基:当用
石蜡
封闭时,生长极好。无可溶色素。
外形
在
放线菌
病脓 液中生长呈硫黄色颗粒状。
性质
液体培养基:生长轻微,柔毛状。偶有混浊。明胶上生长少,不液化。牛奶不凝固、不
胨
[
dòng
]
化,变酸,有时无生长。淀粉
水解
。
硝酸盐
不还原。不产生
吲哚
、
H2S
。嫌气至微量好气,加
CO2
生长较好。生长适温37℃; 22℃不生长;60℃被杀死。经培养存活不超过10—14天。在
鸡蛋
培养基上可在冰箱内存活3—4周。自以下碳源14天内产酸:
葡萄糖
、果糖、
蔗糖
、
甘露糖
、半
乳糖
、乳糖、
麦芽糖
、糊精、淀粉、
肝糖
、
肌醇
。自以下碳源不产酸:
阿拉伯糖
、
木糖
、
鼠李糖
、
核糖
、
山梨
糖、
纤维二糖
、
蜜二糖
、
海藻糖
、
棉子糖
、
松三糖
、
菊糖
、
甘油
、
甘露醇
、卫矛醇、
赤藓醇
、侧
金盏
醇、
水杨苷
、醋酸盐、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