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彪-抖音百科
杨彪(公元142年—公元225年),字文先,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东南)人,东汉末年名臣。[1] 杨彪出身弘农郡世族杨氏,祖上三代都曾官至太尉;杨彪早年曾被举荐为孝廉、茂才,都没有就任。熹平年间[a],杨彪被朝廷征召为议郎,参与续写《东观汉记》,后来升任侍中,转任京兆尹。光和二年(公元179年),杨彪揭发黄门令王甫贪赃财物,使其被定罪诛杀。[2]此后,杨彪累迁五官中郎将、颍川太守、南阳太守、永乐少府、太仆、卫尉等职。中平二年(公元185年),父亲杨赐去世,杨彪袭爵临晋侯;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杨彪升任司空,同年又升任司徒。时逢董卓专权乱国,各州郡举义兵讨伐董卓,董卓打算迁都长安,杨彪与太尉黄琬据理力争,因而被罢免;后来又被董卓起用,任命为光禄大夫。[3]杨彪随从汉献帝前往长安,转任少府、太常,不久因病罢官。兴平二年(公元195年),董卓部将李傕、郭汜作乱,杨彪尽节护主。次年,曹操迎接汉献帝迁都许昌,杨彪因曹操猜忌而 下狱,随后又被释放,担任太常。魏文帝曹丕代汉建魏,任命杨彪为光禄大夫,待之以宾客之礼。[4]曹魏黄初六年(公元225年),杨彪去世 ,终年八十四岁。[1] 东晋史学家袁宏在《后汉纪》中称天下人敬重杨彪,正因他在王室大乱,社稷将倾的危亡关头不畏艰险,以身护主,从未动摇过自己的立场。[5]南朝宋史学家范晔也认为杨氏家族世代重德,都是国家栋梁,杨彪的忠诚事主之心,与祖辈没有差别。[6]不过元初政治家郝经,以及清朝乾隆皇帝都认为,杨彪世食汉禄,但是晚年接受魏文帝曹丕授予的伪爵,是他无法抹去的污点。[7][8] 人物生平
初入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