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密镇-抖音百科
潍坊市“第一经济强镇,全国百颗明星镇”。总面积74.2平方公里,胶济铁路横贯东西。可耕地面积为46,000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人口8.3万,62个自然村,6个街道居委会。 乡镇内容
高密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胶莱平原腹地。地理座标在北纬36°8′44″至36°41′20″、东经119°26′16″至120°0′38″之间。东邻胶州市,西依安丘市、昌邑市,南连诸城市,北接平度市。南北最长60.1公里,东西最宽51.2公里,总面积为1605.55平方公里。气候宜人,四季分明。距省会济南265公里,距世界风筝都潍坊市75公里,距旅游名城青岛市70公里。胶济铁路、胶新铁路、海青铁路(在建)、济青高速公路、平日公路、沂胶公路、潍胶公路纵横贯通,四通八达,是山东沿海通往内陆的交通枢纽。高密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位于胶东半岛和山东内陆的结合部,东临旅游名城青岛,西依世界风筝都潍坊。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境内胶济铁路、胶新铁路、济青高速公路、省道潍胶公路、平日公路、胶王公路纵横贯穿,高等级公路四通八达,连接济南、青岛、潍坊、烟台、日照等开放城市和港口城市,距青岛、潍坊机场不足70公里,是山东沿海地区通往内陆腹地的交通枢纽。高密有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拥有先进的邮电通讯网络,电话总容量达到6万门,全数字光缆长途电路已达2040条,可通达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程控电话、移动通讯、数据通讯、国际互联网等通讯设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了多功能、高科技、大容量、高层次、立体化的信息传输网络。供电、供汽、供水能力充足。峡山、王吴等四座水库库容量14多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2亿立方米。高密有明显的产业优势。工业已形成轻工、纺织、印染、工艺品、机械、化工、建材、医药、酿造、服装等支柱产业,其中纺织、食品加工和机械制造三大产业优势明显。其中巾被系列产品、棉浆粕、双氧水、压力机、皮鞋、轮胎等名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农业已形成了粮食、蔬菜、果品、蚕桑、酿酒葡萄、黄烟、银杏、肉牛、生猪、肉鸡等十几个主导产业,中国农业科学院产业化与生态农业实验基地建在这里,为高密农业产业化的大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高密有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服务环境。对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对地方财政贡献大的项目,政府可以无偿提供土地;进入“三个板块”的项目,凡本市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原则上免收;属上缴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执行最低标准。凡是外地实行的优惠政策,我们都可以办;外地没有的优惠政策,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最大限度地给予外商优惠。建立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凡是外商需要审批的事项,在这个中心统一办理,实行一门接待、一次说明、一站审批、一口收费、限时办结,真正为外商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设立了外商权益保护中心,对外商投诉的案件,随投诉、随处理、随查处、限时结案,真正想外商之所想,急外商之所急,解外商之所难,帮外商之所需,使外商在高密工作安心、生活舒心、一切顺心。 行政区划
高密市辖1个开发区、3个街道、7个镇:开发区、高密电话区号:0536。高密汽车牌照:鲁G,2002年后又申请有鲁V。高密邮政编码:261500 历史沿革 高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远在五千年以前,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境内现已查明的古文化遗址近二十处,其中龙山文化遗址九处。今县治春秋称夷维邑,属莱国。公元前567年齐灭莱后地属齐。战国时始有高密之名,亦为齐地。据《水经注》应劭曰:"县有密水,故有高密之名"秦灭六国后,推行郡县制。置高密县,属齐郡后改属胶东郡。西汉先后属胶西国、胶西郡。西汉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改胶西郡置高密国,治高密。公元9年(新王莽始建国元年)改高密为章牟。东汉复称高密,改属北海国。三国时高密地归魏,属青州城阳郡。西晋属青州城阳郡,东晋改属青州高密国。南北朝时期,先属南朝宋青州高密郡,后属北朝魏青州高密郡,后改属胶州高密郡。隋属高密郡。唐代县属河南道密州。五代建置、隶属相沿。北宋,县隶属京东东路密州。金,县改属山东东路密州。元代县属山东东西道益都路胶州。明初,县属青州府,明太祖洪武九年改属莱州府。清初相沿明制,清光绪三十一年,县属胶州。民国时期,先后属胶东道和和莱胶道。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政区多变。全县曾划为高密、胶高等县,属滨北专区。1949年4月,胶高县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密县初属胶东行政区滨北专区,1950年改属胶州专区。1956年3月划归昌潍地区,1981年5月更名为潍坊地区,1983年10月地改市,为潍坊市。县均属之。1994年5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高密县,设高密市(县级市),归潍坊市代管。 1995年10月23日,设立朝阳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城南街东首,将高密镇的荆家庄、许家庄、秦家岭、单家屋子、罗家庄、小墓田、高家岭、黄山茔[yíng]、鲁家庙、东观音堂、西观音堂、邱家洼12个行政村,柏城镇的田家村、王家响疃[tuǎn]、邓家村3个行政村划归朝阳街道办事处管辖。 2000年,高密市辖1个街道、21个镇、8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842403人,各乡镇人口:朝阳街道 20781、高密镇 165755、柏城镇 30295、姚哥庄镇23830、张鲁镇 20868、河崖镇 26434、夏庄镇 49915、姜庄镇 34981、仁和镇21514、大牟家镇 26574、周戈庄镇 21822、康庄镇27081、蔡家站镇 16578、阚家镇 21453、初家镇 19900、双羊镇30563、井沟镇 25952、呼家庄镇27381、注沟镇24207、柴沟镇 30443、拒城河镇 22311、李家营镇23054、大栏乡16071、咸家乡12971、高戈庄乡18448、田庄乡18156、方市乡 10749、土庄乡18043、周阳乡20771、王吴乡 15502。截至2002年12月31日,全市总面积1605平方千米。辖3个街道、17个镇:朝阳街道、醴泉街道、密水街道、柏城镇、姚哥庄镇、河崖镇、夏庄镇、姜庄镇、仁和镇、大牟家镇、周戈庄镇、阚家镇、双羊镇、井沟镇、拒城河镇、李家营镇、康庄镇、呼家庄镇、注沟镇、柴沟镇。共有994个行政村。年底全市总人口85.1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69万人。 2003年5月8日,高密市夏庄镇西李家苓芝、西门家苓芝、西王家苓芝、鲁家村、卢家岭、王党、仓上、东王家苓芝、东门家苓芝、东李家苓芝、管家苓芝、刘家苓芝12个村划归朝阳街道办事处管辖。 2003年,全市总面积1605.6平方千米。辖17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994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市总人口85.2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24万人。 2006年,高密市辖3个街道、17个镇:朝阳街道、醴[lǐ]泉街道、密水街道、柏城镇、姚哥庄镇、河崖镇、夏庄镇、姜庄镇、仁和镇、大牟家镇、周戈庄镇、康庄镇、阚家镇、双羊镇、井沟镇、呼家庄镇、注沟 镇、柴沟镇、拒城河镇、李家营镇。 2007年,高密市将20个镇、街道调整为10个镇、街道。具体调整情况如下:撤销姚哥庄镇,将原姚哥庄镇的行政区域划归朝阳街道办事处管辖,办事处机关驻地不变;撤销拒城河镇,将原拒城河镇的行政区域划归密水街道办事处管辖,办事处机关驻地不变;撤销康庄镇,将原康庄镇的行政区域划归醴泉街道办事处管辖,办事处机关驻地不变;撤销河崖镇,将原河崖镇的行政区域划归夏庄镇,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仁和镇,将原仁和镇的行政区域划归姜庄镇,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周戈庄镇,将原周戈庄镇的行政区域划归大牟家镇,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双羊镇,将原双羊镇的行政区域划归阚家镇,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呼家庄镇,将原呼家庄镇的行政区域划归井沟镇,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注 沟镇,将原注沟镇的行政区域划归柴沟镇,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李家营镇,将原李家营镇的行政区域划归柏城镇,镇政府驻地不变。 2007年,划转峡山区代管34个行政村(前铺后铺,前岭后岭中岭西岭,郑公,柿子园,住王庄等),版图面积由1605.55平方公里减为1526.63平方公里,年末常住人口减至84.39万人